Music Knowledge
|
April 19, 2024

我們為何會愛上音樂?

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,音樂便如空氣般存在。那麼,為什麼我們會去留意、接觸、愛上、甚至選擇奉獻精神給音樂?

達爾文的《進化論》提到,音樂在人類社會能存續數萬年,主要因為它對人類生存有正面幫助。音樂有助展現人類的健美與能耐,以便吸引異性,提高繁殖下代的機會。

此外,其他研究亦顯示,音樂能鞏固團隊向心力。音樂能將人們凝聚在一起,當發生各種狀況時,一群有向心力的人更能彼此合作以增加存活率。例如行軍打仗時,士兵們會以大合唱方式凝聚士氣。而且,歌曲可以激發革新動力。例如,球迷聚集唱歌能讓這群人分享一致的目標或情感。

以上是音樂整體對人類的影響,但其實它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具備其影響力。

多倫多大學珊卓・崔赫伯的團隊所做的一項實驗證明:在嬰兒及幼兒期,照顧者對嬰兒唱搖籃曲能安撫他們沮喪的情緒。而照顧者對嬰兒唱兒歌時便能使他們感到平靜和有趣。當幼兒唱歌給自己聽,或跟他人合唱時,就代表他的心情愉快。因此,人類早於在幼兒階段,快樂和音樂便有明確的關係。

而在青少年初期,音樂是一項自我定義工具,所聽的音樂說明你是一個怎樣的人。此時期接觸的音樂一般偏向流行樂、搖滾樂和舞曲,以突顯自己和成年人的分別,但同時又和大多數青少年愛好一致。到青少年晚期,聽的音樂較講求個人品味,更喜歡追求獨特的音樂類型,例如次類型(Subgenre)音樂。

美國研究員莫里斯・霍爾布魯克和羅伯特・辛德勒的研究發現:人們會在成年時期養成對流行音樂的品味。而二十出頭時會達到巔峰,之後慢慢衰落。何是,人們對十五至二十五歲時所喜愛的流行歌曲仍保留特殊感情。與此同時,人們亦開始培養對更複雜的音樂類型的品味,如爵士樂和古典樂,從而發掘新鮮感及啟發性。

總括而言,音樂對我們產生多不勝數的正面影響,包括強化凝聚力、降低壓力、表達情緒、突顯個人獨特性等等。我們總有愛上和需要音樂的理由,而這些理由都被記載在人類史上。

查詢或報名